隨著國外競爭對手的接連倒閉,中國的太陽能企業正逐漸成為行業的主導力量。但是,擴產引起的產能過剩和價格下滑已經困擾著這個新的行業霸主。
作為世界的制造工廠,過去十年間中國經歷了痛苦的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,從便宜的玩具和衣服制造向產業鏈上游轉移,利用廉價的勞動力和政府的幫助,白手起家建起了太陽能行業。
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,污染嚴重的化石燃料占據了全部能源消耗的90%。然而,中國正在大踏步向清潔能源進發。
得益于光伏組件價格的急劇下滑和美國三家競爭者的倒閉,有分析人士稱目前中國占據了全球太陽能電池板70%的份額。
莫尼塔投資(CEBM)分析師唐曉東(音譯)表示:“今年中國光伏企業的地位肯定比以前更穩固了�!�
“更低的成本是光伏行業發展的方向,中國企業在這方面的優勢更加明顯了�!敝袊奶栯姵匕鍍r格已經由去年的每瓦1.7美元降至每瓦1.2美元,遠低于2010年全球2美元/瓦的水平。
但是,不斷下滑的產品價格壓縮了整個行業的利潤,中國的光伏企業也不例外。
英利綠色能源是中國最大的太陽能企業之一,該公司一名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:“每個人都面臨著產品價格下降、庫存增加和經濟狀況惡劣的情況�!�
批評人士稱,中國企業具有不正當的優勢,因為他們從中國國有銀行中獲得廉價的資本。然而,獲得政府資助的并不是只有中國光伏企業。最近破產的美國太陽能企業Solyndra就獲得了5.35億美元的聯邦貸款擔保。
|